关于作者

这一定是个水瓶座的才女子,看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感觉。作者的年龄书中扉页并未提及,且作者神秘到在百度百科中都无法寻得其相关资料。是不是水瓶座就不得而知了,她的观点和感受确实与我产生了共鸣。因此而断定一个人就是水瓶座也缺乏依据,所以只能说和作者的经历相似。

作者是大学还是高中出国的不得而知,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学与博士都是在美国,毕业后到英国。在我的感觉中,作者应该是大学才出国留学,否则无法有如此深厚的中华文化的烙印。记得书中最早提到她在海外的时间是2001年。那年正是我中考的时候,如今她已事业有成不惑之年,而我还在奔三的路上二着,这是多么的反差啊。(刚才随手翻看了下书,发现她其实是研究生时候才出国,那经历简直就是吻合了,bingo!)

能在海外独自留学就已让人敬佩,在加上女博士的学位,我的敬仰之情已经洒满一地了。在这里,我见过最高学历的女生就只是硕士,而且一毕业就急匆匆地找工作谈恋爱。但已经属于稀有动物了,能坚持读到博士的女生是有怎样的魄力和勇气啊。

爱情观

感觉作者没有通篇大论爱情的地方,好似爱情在真理面前是见不得光的病人,看不到,却听得到其呻吟。文章中断断续续的有提到她对未来另一半的想象,也有对爱情的讨论。但一切都躲藏在冠冕堂皇的题目之下,比如《有关崔健的日子》和《非正式疯狂》等。可见爱情并非其生活之主旋律,但无处不在。作者就这样一点一滴地讲述了一位单身女子的爱情观。

祥林嫂

“在美国呆得时间长了,你会发现,几乎你所遇见的每一个中国人……喋喋不休反反复复披星带月地不断追问你追问自己:以后想不想回国去?以后想不想回国?以后想不想回国……”这段话确实是真切的体验。在思乡的情绪下,大部分海外学子都变成了个祥林嫂。在一个人走路坐公交时,上课走神时,夜深人静时,遇到挫折时,欢乐庆祝时,“以后想不想回国?”就会跳入脑海,打断一切思绪。“回还是不回”已经成了留学生的“to be or not to be”。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,就是舍与得的权衡。

痛才能感受到爱

两个情侣在一起并不是只有快乐,也有争吵。或许大家都很向往相敬如宾的感情生活。现实是残酷的,但人们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。人只有感受到痛才能感受到存在。

“痛把模糊的东西,转化为清晰。把迟钝的东西,转化为尖锐。就是通过被伤害,爱的感觉变得清晰而尖锐,正如通过生病,我们突然感受到我们的身体的存在。”

作者这段话将痛的定义凸显出来。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总是有善恶两面。只有善恶之间的互相碰撞,让我们感受到痛,才能感知善恶的存在。爱亦如此。

好事需及时

这里作者又从生活中的感悟引申到情感方面。她的奶奶年轻时候一直住小平房,一直希望住上宽敞的楼凤。直到年老70岁才住上宽敞的楼房,但她奶奶却并不快乐,反而整天郁郁寡欢。上下楼房成了她最大的障碍,也缺少了以前邻里之间的互相关怀。好事来的太晚,反而变成了坏事。作者由此感慨,爱情来得太晚,是否也会变味呢?
好事确实要来得及时,但并非着急。如果在自己一切都没准备好的情况下,匆忙追逐目标,只会适得其反。也可能这是我在自我安慰吧。世间万物少有定论,也很难有对错之分。所以一切随缘。

爱情观修正

前面说作者将爱情藏在字里行间中。是因为写作时间间隔太长,内容忘记大半所致。其实作者有不少文章标题即以爱情为题:《爱是》,《电视里的爱情》,《Crush》等。可能是我太专注于作者的留学生活而忽略了这些。特此修正。

你喜欢我么?

作者在文中写道一个故事:“有一年春天,我曾经千里迢迢地跑到另一个城市,因为我很想问一位同学一个问题。但最后在3个小时的飞机,2个小时的巴士,1个小时的步行和一个小时的晚餐之后,我决定放弃那个问题。” 我一直在想,这个问题是不是关于爱情,是不是“你喜欢我么”这样的表白。作者没有明确说出,但从上下文的内容来看,应该是个表白的问题。这也让我想到我的经历,不算千里迢迢,但也有1小时车程的距离。经过一下午的游玩,晚上10点才回。本想结束后说出自己的问题,但可能太累,也可能缺乏勇气,最后就不了了之了。感情这座桥是需要两方同时出发,单方的付出,只会无疾而终。

身份人生

人生一直是在变换身份当中,“儿子”,“朋友”,“同学”,“学生”,“丈夫”,“父亲”等等。所有的人都是在给自己的身份做加法,而电影《Big Night》中查尔斯是在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。

为什么感觉年龄越大,快乐越少?其实就是因为不断增加的身份,每一层身份是一种责任,也是一个禁锢。查尔斯或许是为了追求自由才放弃妻儿。在别人眼中他可能是个怪胎,但在他自己看来,他是自己的国王。

恐怖片

在大学的时候练就了一身百恐不侵的绝技,但不知是优点还是缺点。除了大学的室友,现在鲜能找到一起看恐怖片之人。但自己其实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看恐怖片,但作者的《甜蜜的恐怖》很清晰的指出了原因,一刺激,二无害。能够满足部分人精神上的需求,可以算成一种精神食粮吧。但看多后,掌握了恐怖片的规律后,也就觉得略显乏味,甚至可以预见其中情节。精神食粮也变垃圾食品了。

激动与否

有人问作者获得英国大学的教职后是否激动,她回答道:“到我家楼下又没有卖冬瓜和卤猪耳朵的超市,这事有什么可激动的?!”

在国内向往着吃西餐,在海外又希望顿顿家乡菜。而且英国又是公认饭菜口味难吃,所以作者有这想法也属正常。但就算在法国大餐的诱惑下,我中华学子也依旧不顾海关禁令,从国内带来各种小吃。往往一箱的小吃,在一星期内就被瓜分光了。在我们眼中家的感觉最终要。一直寻寻觅觅的也正是这种感觉。但由于失去太久,麻木到只能靠味觉来找回家乡的味道。

新地方,新脆弱

“一个人到一个新的地方总是特别脆弱。”

而这种脆弱到作者的反应是想结婚,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是想谈恋爱。总想寻找依靠,难以独立。这种脆弱只是顾影自怜,无病之呻吟而已。也可以说是太在乎自己,或看重自己了。独立是每个人必经之路。在新的地方,一切从零开始,语言,朋友,文化。如新生的婴儿一般,只是我们心中还有养育二十多年的祖国。落差产生自卑,自卑萌生自怜,自怜更长脆弱。

煤老板

文中作者并未直接提及,但就我经历而言,当我说来自山西的时候,几乎所有人都半开玩笑的说煤老板。对方可能觉得是个玩笑,但作为山西人却觉得是种羞辱。大家对山西的认识就只停留在煤上,除了煤,对山西没有其它认识。对了,还有醋,认为山西人都爱吃醋。对这种以点盖面,以偏概全的想法让人感到很无语,也很幼稚。

基督教

在海外无法回避宗教这个问题。如同《论语》一般,《圣经》就是西方人的行为指南。好多思想和日常的生活习惯都是源自《圣经》。加拿大的国歌中也有一句:感谢上帝赐予的领土。

宗教和科学在这边也一直处于争论中,总结来说就是神创说和进化论的辩论。对神创说致命的一点就是,既然上帝爱世人,为何要创造蚊子吸食人类的血液呢?这点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。

信教的人在这边是比较传统的,不会像其它人那么开放。很热情,也没有种族歧视。他们的信教,就如同我们到佛寺烧香拜佛一般,一种心灵支柱和心灵寄托。可能由于国内的迷信思想,让宗教在国人心目中总是蛊惑人心的妖术一般。其实就我接触的朋友中间,也有基督徒,天主教徒,他们都和普通人一样。和大家一起玩,关注世界大事,爱国。只因为有宗教信仰,就将他们想像成巫婆神汉般确实有些片面。

在我看来,其实完全可以把宗教看成一个组织,一个公会,或者一个公司。对信徒的偏见,就好似你加入了微软,他加入了苹果一样。大家没有本质的不同,只是我们在最后刨根问底的时候,是归于神,还是归于物质。

爱是耐心等待

突然想起这不是你前一阵子的QQ签名么?难道也是出自于这本书中。

书中作者将爱情的降临比喻成为饥肠辘辘在超市中采购,不能因饥饿而买过期的食品。也就是说不能因为饥饿,而随便将就下。我觉得说得还是蛮有道理的。但等待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下去呢?就为遇见那一个喜欢的人要等多长时间这还是个未知数。

说到这里,突然想到一见钟情。我觉得基本上不可能的。就像我们早晨在公交车上看见一美女,觉得漂亮性感,有想搭讪的冲动;但到了下午连那个美女的长相都不一定记得。所以感情还是内在的交流,而非外在的吸引。

家庭关系的变化

作者不光聊爱情,还聊到了婚姻后的家庭。在经济高速发展,高度社会化的现在,家庭已经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。现在妻子不需要依靠丈夫,丈夫也不需要依靠妻子。不需要人来做饭希望,不需要人来做中体力活,一切都能用金钱在社会中解决。或许这也是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。夫妻在一起,并不是互相合作,互相扶持,而只是同处一室而已。

暴力源于虚弱

这个不知道该如何解释,但作者在《当他们开始用脚投票》中用示例将此表述的淋漓尽致。并且在《超越那一天》中也提到“暴力是证明力量的最有效方式”。

在我看来暴力就是硬实力,如同国家的军事力量。相对而言的就是软实力,如文化教育等。然而单方面只有硬实力,最后只能虚弱的像苏联一样解体。作为一个国家要软实力硬实力,两手都要抓。作为个人,这两力也同样不能少。硬实力简单来说就是健康的身体;软实力就是智力道德的开发。任何一方面的极端化,都不太会产生理想结果。

智慧如财富般向金字塔顶端聚集

作者的灵感就想飞跃的蜻蜓一般,让人琢磨不透。智慧怎么能聚集呢?但当人类发现掌控智力因素的DNA(假设),这就不难解释了。聪明的人更易在社会上立足,同时也更易掌控社会财富。聪明人应该更倾向于与聪明人结婚(假设),其子嗣也必聪明(DNA假说)。如此循环往复,根据达尔文进化论来说,聪明人会越聪明,这也许就是作者想到的吧。

奢侈就是阶级剥削的产物

奢侈是个贬义词,平日里最常听到的就是“奢侈品”。记得某个名人的微博上曾说:“奢侈品其实就是精品。”想来也是,每件奢侈品上不都有令人惊叹的巧思和巧夺天工的设计么。但这些精品又谁人能享用呢?一个普通斧头能做的事情,又为何要去买个LV的斧头呢?只有一点能说明,就是展示不同,象征地位。古人靠佩剑展示自己的阶级,而今人通过奢侈品也达到同样作用。从古至今人性毫无变化,只是说法变了而已。

沉默的代价

“在德国,当他们把魔爪伸向共产党时,我没有说话,因为我不是共产党;当他们把魔爪伸向犹太人时,我没有说话,因为我不是犹太人;当他们把魔爪伸向天主教时,我没有说话,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;最后当他们把魔爪伸向我时,我环顾四周;已经没有人为我说话了。” —— 马丁 尼莫拉 (德国新教牧师)

鲁迅也曾说过:“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灭亡。” 沉默中爆发,鲜有见;而沉默中灭亡却比比皆是。或许鲁迅先生此处的沉默并非狭义中的沉默,而是一种爆发前的沉寂。

而作者在此处所说的沉默者,乃是在次次运动中随波逐流之人。与马丁所表示的旁观态度又有所不同。作者的沉默者似乎暗指无远见,投机取巧的群众,充当了政治家的利用工具,最后在被抛弃时连辩驳的声音也无法发出。